泉州的吃货们注意! 《舌尖上的中国3》在春节暖心回归! 咱们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陆央视! : Q% g3 L3 o T, J5 J& k2 q2 i
0 e0 w& V: x0 S! }8 P6 W
有石花膏、面线糊、土笋冻、海蛎煎…… 相信很多人跟小编一样分外骄傲
0 t3 V) P, e+ ~( r* q
: }* K3 D/ `+ i1 K/ V不得不说,央视小编实在太会吃了
) n" c; w) z) g/ D9 D 这一碗 泉州人几天不喝就会念不停 今天 小编就带您了解这些美食的故事
$ \4 d3 ?. \) \( |( G8 ~) u5 u
: \( }, E+ `6 `2 q
; h7 W6 M7 n- l9 P/ }! x7 b0 Q* U0 _1 k6 T
+ B5 _6 _0 ~9 t5 o
% M" Z/ X6 M4 H% J* V
' J' J6 l% Z3 s0 }6 g, Q$ T l
5 a1 Q2 q' l+ U- D& n3 y D# x) N4 Y! O/ x" A
# o5 {" f( N$ m/ i" n& Z' N01 泉州美食—石花膏
$ X8 b; m" a" v! j1 w / X- O" h" ~( p2 f' ~
4 i0 W5 \. r7 Q& ]$ b1 y5 H' G它叫海石花 也就是泉州人说的石花草!- X' J0 y6 H% {& B
一种长在低潮带礁石上的食用海藻 性味甘,咸,寒,具有润肺化痰,清热软坚 可以做成好吃又降火的石花膏 在闽南地区 石花膏是夏日里不可少的消署饮品
" ^: B! M& i! f
+ l+ d# Q6 t6 [小时候的味道 泉州市民李女士说:“看了片子才知道,48年前,石花膏一杯才1分钱。听我爸妈说,1985年左右,才2毛钱。我小时候,有5毛钱一碗的,也有1元钱一碗的。下午放学后吃上一碗再回家,觉得一天都很幸福。现在卖石花膏的店铺多了,我反而更怀念小时候在推车上买到的味道。”
# p$ d6 V* O. z( M, C3 y; ?5 k) O# K: F# ~
小时候 经常看见老板娘在旧店门口洗石花草 把石花冲仔细的清洗多遍到基本无沙壳后 放入高压锅里熬
' i% ~0 }( u& ?/ [) M ) I2 w( w' r/ D) d9 U4 h
# ]# Y4 B" c+ ?* a7 W, f! x0 Y
把熬出来的胶液倒入大盆放凉后 放进冰箱冷藏待冷却凝固成型 用石花刨 麻利的把石花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 . y# h5 w/ [0 X" ~! f
( @; o" L8 `- C0 o
一碗清澈的石花膏里3 V8 c- u$ h6 v; R
冰凉的蜜水、多样的配料 / ?5 H( S( _- y
$ n: {4 i z% t; U
这是闽南人最原汁原味的冷饮
& r0 I' @) l7 S# X6 d" q. u& V: }7 P 送入口中,暑气一扫而空 3 K( A4 V# ^4 k$ ~+ d' X! f O
! K( ?1 Z7 ]# s5 O' [6 s
拍摄背后的故事 + m8 q/ D$ B7 }
石花膏老板丁秉正告诉记者,昨晚到今天早上,有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,有些游客还要求和他合影留念。去年国庆前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剧组来到泉州,经过挑选后“看上”了石花膏、海蛎煎和面线糊。“在店里拍摄了一周,正好是泉州最热的一阵子。”他说。 # Z! ?/ @& |+ b6 e6 u7 x- m8 v& b3 ^, p. }


" @& D3 x% C a6 |, f! a& `3 Z
每年四五月,惠安女采集石花草,清洗掉海盐和海蛎壳,经过晾晒,石花草便能下锅熬制石花膏了。一份石花膏,需要经过四五小时的熬煮、过滤,再经过12小时的天然凝固。正宗的石花膏,颜色偏黄,不同于用果冻粉煮出的味道。
3 F* F9 q! s W5 v. N* y: W. A# Q& M
“这是我第六次来泉州了!每次都要吃面线糊、石花膏、姜母鸭和海蛎煎。不同店的面线糊,味道也不一样,我已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家了。”来自武汉的朱小姐带着父母到泉州过年。她说,自己对泉州丰富的宗教文化着迷,更喜欢泉州便宜又美味的小吃。
! T+ \3 m' ]6 [) O6 P' Q0 j# F) ?
每年烈日当空的时候,躲在闽南老厝的石头屋檐下,品尝一碗既不稀有也不昂贵,只有冰爽沁凉的石花膏,这就是最实在的泉州生活。 & U, D+ n; g8 @
, k/ `0 [5 y' ?7 _9 m02 泉州美食—面线糊 : \2 u: \( F6 k( O7 I9 a: ]0 @
如果说有一种美食# u$ y, [% q5 k- r& l! C& Q
能一秒勾起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很多人头脑中闪现的都是——面线糊 这就是乡愁的味道
* y- B- H. y1 L# ?# Z6 S2 m8 {# q( [) Q+ f8 g
面线糊是咱泉州的传统名点,呈糊状,是由细面线、番薯粉制作成。先将水煮开,放入番薯粉和调料、面线。一般为早餐食用,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,沾着油条跟马蹄酥吃。味道鲜美,清甜爽滑,具有闽南地方风味。
, N4 L/ e5 s% o' m
$ F: z: @! @" N- {# p& w/ l) Q5 e$ Q0 A03 泉州美食—土笋冻 - `6 n0 h' Z- H' _. t( z
还有来自泉州的神秘力量! 虫子美食——土笋冻 大多数人对它的感觉是两种极端 一种是爱得情深似海,一种是避之远离9 ]4 X9 H8 w5 d: g7 g* v8 C
" |/ p+ C6 J; z
) N$ H. R& _, T; n! q04 泉州美食—海蛎煎 u; Z! y- h8 V; q
海蛎煎,可谓是闽南美食的 “灵魂人物” 它口感香脆,内馅香滑 对于资深吃货来说4 C+ n0 Q" ^6 J
能做上一道美味正宗的泉州海蛎煎 这 逼格马上就tua tua~地飚上去 & n% y/ q h2 Z
) ]. b6 [" o0 |" x. s, R
今天上午,在泉州中山路的一家知名小吃店里,来自河南开封的游客王先生正在品尝海蛎煎。他说:“昨晚看了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立马问了酒店前台哪里有海蛎煎吃。今天一早就过来了,配上牛肉羹,很好吃!面线糊已经吃过了,这几天我们早餐和夜宵吃了好几次面线糊。” & M6 b& |( R0 c ?( ]- r
泉州这些美食也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国 在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里,一道泉州萝卜饭勾起所有在外福建人的胃口,沙土萝卜、八分肥两分瘦带皮的肥肉,与香菇、海蛎、虾干同煮,浓浓的饭香,伴着萝卜清爽的口感,不禁让人想起家乡的美好和同乡人的热情。
" V4 z, M2 _) t4 r$ @8 S. T. I
3 m! Y1 Y6 j5 \
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曾报道过泉州的亚佛润饼皮。旧时,每到清明和春节前后,泉州人家家户户做润饼菜以祭拜祖先。久而久之,润饼成了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。
: d1 K0 b& [8 m4 _( g- {4 k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二季导演陈晓卿早前接受采访时表示,很喜欢牛肉羹、面线糊、土笋冻、萝卜饭。来泉拍摄时,曾一餐吃了净重750克的萝卜饭,后来一度听不得“萝卜”’二字,真吃伤了。 $ t0 G; ?* K6 c g4 ?* a' y
当然,泉州的美食远远不止这些,这次舌尖3再次推荐,为美食之城正名。这座城市有多好,只有你来过才知道。
# c i5 ~/ Q( {0 ? w 最后,用舌尖3里的一句话来结束吧。
U2 u" @7 j2 W- G( u 2 y3 o+ z1 _! H% |5 Q
所有的地方小吃,都是漫长历史中的创造,制作和食用的方式,都蕴含着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审美。无论天南海北,人们对家乡的滋味,都有刻骨的钟爱和绝不掩饰的自豪。
& p$ ~! R( T; r: i
$ R, \0 e/ L- ?
( C8 u6 G- Y4 t# V: D" Y" ]% x
, I! k/ y- [. l( f |